如果說最近在A股市場里被提及最多的詞匯,那想必就是“行情”了,A股市場有很多特有的規律存在,自本周開始A股就正式進入到“行情”的時間周期里。 為什么每年的“行情”都極受市場關注呢?這一方面,從指數方面來看,歷年中A股指數呈現易漲難跌的屬性,自2000年以來A股指數呈現上漲的次數多達15次,上漲勝率達到83.33% 2015年A股處于牛市之中,“行情”的表現力度最為強勁兒,但即便在2013、2016年的熊市之中,“行情”都沒有讓我們失望,由此也可得見,“的行情”不好好把握,豈非放棄掉一次絕佳的布局機會? 接下來,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既然提到布局的機會,那么“行情”的布局自然離不開的熱點引導!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往往會助推熱點主題,而這也將在資本市場上帶來超額收益! 猶記得, 2016年,新能源汽車繼續發力,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主題超額收益明顯。其中億緯鋰能在期間,連續錄得漲停板,提振股價在8個交易日內迅速獲得43%左右的超額收益! 2017年“”,關注一帶一及自貿區對外戰略,與之相對應的絲綢之、一帶一、粵港澳自貿區等熱點板塊表現突出。諸如西部建設,受熱點消息提振,股價節節攀升,20個交易日大幅上漲90%左右! 同時“”還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工作報告首次提到5G概念,5G首次進入概念類板塊并產生超額收益!其中科大智能在隔日即錄得漲停板,周漲幅累計迅速飆升33%左右! 由此可見,通過歷史復盤經驗可知,除了每年較為固定的主題與板塊將成為市場資金流入的主要方向以外,行情超額收益同樣還取決于每年最重點強調或首次提及的“增量部分”!而受益的相關概念股更是可以走出一段持續性的上漲趨勢,無論是短線亦或是中線的偏好者都可以把握行情帶來的絕佳機會! 近期正在召開,工作報告已經傳達出不少的熱點內容,比如去產能、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鄉村振興等,不過市場反應最為強烈的正是我上文提到的“增量部分”!即“獨角獸”概念和“工業互聯網”! 針對“獨角獸”公司,監管層特批新政,包括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符合相關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目前已經有“富士康”作為標桿,百度、搜狗、網易三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在上紛紛如果政策支持,將考慮回國上市。相信大家對于這幾個耳熟能詳的公司并不陌生,它們的回歸,必將提振A股的整體估值,同時獨角獸的上市亦有望對已上市科技龍頭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撐和提振! 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中,螞蟻金服概念、小米概念、滴滴出行等極具較大的潛力,同時對現有概念來說亦是啟動的絕佳時機,我通過對上市公司估值以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方向的分析,為大家擇定好一只優質標的。 筆者歷經牛熊十余年,對于大勢以及選股都有一套自己的 思和獨到見解!下面是筆者近期的分享:每天都會推薦3支強勢股。 授人以魚,可飽一餐;授人以漁,可享用一生,金融領域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筆者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