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中國藥學會、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煙臺市人民主辦的2017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盛大開幕。下午,重大新藥科技重大專項創新論壇、藥物與制劑國際化之創新論壇、生物診斷技術創新論壇3個平行分論壇舉行。會議以“創新、合作、投資、發展”為主題,來自全球醫藥行業的數百名頂尖科學家、科研機構負責人、大型跨國藥企高管及官員匯聚于此,圍繞醫藥行業發展進行全方位剖析,解讀醫藥產業創新與發展的未來徑。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2016年,中國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635.86億元,同比增長9.92%。今年上半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14.40億元,同比增長12.39%。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表示,中國從醫藥大國成長為強國,關鍵是創新。這次會議上,眾多世界醫學前沿技術對山東乃至全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認為,目前中國市場上9成的高端專利藥被跨國公司壟斷。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必須讓科技和體制兩個輪子都轉起來,加強新藥的研發。“煙臺醫藥科學家不是最多的,但是煙臺的創新非常好。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把人才、資本等各類要素的創新能力都激活起來了。” “正在加快建設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醫藥健康產業是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之一。煙臺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此次提出的建設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各項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山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馬越男說,此次會議召開對山東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動力。 近年來,煙臺市醫藥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已擁有境內外醫藥健康行業上市公司13家,2016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55.46億。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醫藥健康產業再上臺階,煙臺市著手建設“一區七園”為總體布局的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力爭到“十三五”末,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5%以上。 市分別與省食藥監局、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簽署了煙臺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共建協議。會議還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我市與相關單位圍繞產業、醫藥物流、聯合實驗室等方面,共簽訂14個醫藥產業合作項目。 14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獲悉,8月份,在部分鮮活食品價格強勁上漲帶動下,山東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7%,漲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人工漲價、政策影響,家政、養老、吃藥都費錢隨著人工費用的不斷提高,全省服務項目類價格環比繼續上漲,漲幅...[詳細] 14日,好消息傳給濟南市民:濟南國際園博園將于2018年4月底前實現免費。這兩天剛好記者高空航拍了這個大園子,空中看看看看它有多美吧。自2009年9月23日建成以來,濟南園博園人氣一直不旺,少的時候一天不到百人入園。[詳細] 9月6日,郭琪濤與鮑輝拿著原本婚禮預備買煙花爆竹的4900元錢來到煙臺市希望工程基金辦公室,準備資助煙臺市14名家庭困難的小學生。當天,煙臺市希望工程基金辦公室主任谷勤海在婚禮現場為一對新人頒發了捐助證書。[詳細] 秋高氣爽,今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帶領孩子們去龍泉秋收啦。來到田地間,孩子們認識五谷雜糧,體驗勞作收獲的喜悅,感受淳樸的民俗風情,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家長也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讓孩子天性做快樂的自己。[詳細] 受氣象條件影響,近兩日,我市空氣質量出現惡化趨勢。據專家分析,因弱冷空氣南下,冷暖氣流在、一帶交匯,導致交匯區域大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空氣質量比周邊地區較差。[詳細]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