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月13 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嚴鵬程透露,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于今年3 月啟動了第二批10 家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目前,各試點企業已形成方案,正抓緊審核,將于近期批復;第三批試點的遴選工作也已著手啟動。其中,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混改試點,擬待油氣行業方案正式實施后,在第三批試點中統籌推進。 1.三年磨一劍,油氣體制方案被寄予厚望,終于要來了我國油氣體制大體經歷了政企合一、強化行政壟斷下推動市場化兩個階段,以1998 年“兩桶油”重組為分界點。目前面臨主要問題包括:(1)行業壟斷,市場結構單一;(2)市場化程度低,缺乏有效價格發現及形成機制;(3)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問題突出;(4)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偏低;(5)法律法規不健全,有效監管薄弱等等。解決以上問題,深化油氣體制刻不容緩。2014 年6 月13 日,國家習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到,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抓緊制定電力體制和石油天然氣體制總體方案,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 隨后關于油氣體制有望 年出臺的報道不絕于耳,但一次次“不及預期”落空。這也反映了打破壟斷、破局當前行業格局和利益集團困難重重,自2014 年開始醞釀的《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的若干意見》 2.油氣體制方案前瞻,打破壟斷,市場化是大方向綜合目前面臨的問題及各方博弈,我們認為油氣體制方案市場化是大方向,逐漸放開競爭性業務,打破壟斷,加強自然壟斷領域科學監管。有望在勘查開采、油氣進出口、煉化、批發零售等競爭性業務實現有序放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有序推進管道網運分開,實現管網、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公平接入;理順油氣定價機制等。 (1)基本原則及總體思:確保條件下的油氣安全(國家利益,這是根本,2016 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65.4%,天然氣對外依存度35.0%)、持續穩定供應(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統籌兼顧)、市場化方向(區分自然壟斷和競爭性業務,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網運分開、主輔分離,同時科學監管。 (2)上游勘查開采:預計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準入,完善區塊退出及礦產權轉讓機制,這將有利于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勘探開發投入,提高我國油氣資源儲備及生產能力,確保能源安全。實際早在2015 年7 月7 日,油氣勘查開采體制試點首先在新疆啟動,國土資源部發布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招標公告,拿出6 個油氣勘查區塊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涉及面積約1.5 萬平方千米,但從執行效果看,象征意義多過實際意義。 (4)下游煉化及銷售:預計適度放開原油進口準入及成品油出口管理,煉油及銷售參與主體多元化,推進產業升級,有序競爭,優勝劣汰,提高市場活力。這也是比較容易突破的切入點,民營資本也容易切入和接受,十三五社會及民營資本有望加速進入。 (5)定價機制:預計總體思為放開競爭性環節定價,理順油氣價格機制,逐步實現市場定價,發揮價格機制對優化能源結構、資源配置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其中油氣交易平臺建設就是重要舉措之一。這也是深化油氣體制中最難啃的骨頭。 對于本次油氣的深度和廣度我們目前還未知,預計“穩中求進”,更多的是主題性機會,關注如下幾條投資主線)國營及民營石化產業鏈:煉油過剩,競爭加劇,一體化企業受益;民營企業進入煉化,延長產業鏈,解決化纖上游原料問題,做大做強。關注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華錦股份、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股份。 (4)國企、混改:關注中石油管道混改進展(剩余上市平臺華科)、中石化銷售及管道混改進展(同業競爭泰山石油,其它平臺四川美豐、岳陽興長)、“三桶油”未上市資產證券化、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重組預期。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