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支部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農村黨支部作為黨最基層的執政者,是農村發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如何搞好農村黨建、發展農村經濟、生態、使百姓過上殷實富足的日子?這是農村黨支部必須面對的神圣和考題。 基于此,民聲專版策劃并推出“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專欄,從6月20日到今天,歷時近4個月,陸續刊發了16位農村黨支部的典型事跡,猶如一幅水墨畫,漸次鋪陳,濃淡相宜,精彩紛呈。面對神圣的,每一位黨支部均以不同的形式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作為一名理論工作者,每期專欄,我都認真細讀,有些,我還加了點評。在專欄結束之際,應編輯之邀,我就“新時期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再談些看法。 黨對農村的堅強領導,是使貧困鄉村富裕道的重要的。如何在農村實現黨的領導,這是農村黨組織的歷史。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的落實,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向貧困和落后作戰。走共同脫貧致富的道,這是黨組織一切工作的主旋律,農村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黨風建設、制度建設都應當圍繞這個主旋律來“彈鋼琴”。村黨支部,就是好的帶頭人。 目前,全國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8900多萬名,是我們黨執政生命力和黨的全部戰斗力的重要基礎,是黨的“肌體”和“細胞”,基層黨組織是黨的“骨骼”和“血脈”。“肌體”結實不結實,直接影響黨的凝聚力;“細胞”正常不正常,直接影響黨的影響力;“骨骼”硬朗不硬朗,直接影響黨的戰斗力;“血脈”暢通不暢通,直接影響黨的生命力。 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是黨的重要陣地,是黨與全國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作為基層黨組織的,要全面履行黨建職責,以加強黨組織建設為龍頭,不斷提高服務群眾和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特別要注重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適應農村新形勢新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擺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面前嚴峻的新課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扶貧幫困,一要因地制宜發展好產業,從哪里增收都要弄清楚、想明白。二要切實辦好農村義務教育,不能讓農村下一代輸在起跑線上。三要給貧困地區村民提供水、電、等基本公共服務。要實現這些目標,亟須村黨支部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解決新問題。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必須把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集體經濟作為突出問題來推動。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核心。黨的工作最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村黨組織置身于村民之中,與村系最直接、最密切,能夠直接聽到村民的聲音,了解村民的,知道村民想什么、盼什么。農村基層黨支部,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農村基層黨支部吸引力強,黨的號召力和戰斗力就強,黨的線方針政策就會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只有每個基層黨支部都成為有吸引力的吸鐵石,我們黨才會更加堅強有力,不斷地開創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旗幟引領方向,道決定命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期。目前,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基本的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也是不斷破解民生難題的過程。從歷史和現實看,山西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我省就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2個,119個縣(市、區)中,58個是貧困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山西要確保2020年在現行標準下232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這些目標的實現,尤其需要村黨支部根據本村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勇于擔當。 抓班子帶隊伍是村黨支部的主業,應投入足夠的精力抓好隊伍,把黨支部建設成堅強的戰斗堡壘,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才、致富能人加入村干部隊伍,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新活力。樹立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的新,不斷滿足民生新期待。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