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筆試的行測部分中,所考的知識面涉及比較廣,知識點也會比較多。其中包括常識判斷、判斷推理,言語理解、數量關系以及資料分析五大模塊。其中的判斷推理中有一個模塊叫邏輯判斷,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兩大部分,其中的必然性推理有一個知識點叫假言命題,這個知識點考的次數是比較多的,而且更多的是以綜合考查必然性推理的形式出現,因為綜合考查可以將必然性推理中的許多知識點融合在一道題中考查。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綜合考查必然性推理的時,很多時候的考查形式是以真求真、以真求假或者以假求真等話的形式出現。對于話的題目,我們的解題思是一找二繞三回四解。一找是找矛盾關系,二繞指繞回非矛盾關系的命題判斷上,三回是回到矛盾關系,四解解答題干問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話都是可以用一找二繞三回四解的方法來解決的,此時需要借助假言命題和相容選言命題之間的等價關系。在假言命題部分,我們了解到假言命題AB的矛盾是A且非B,而A且非B的矛盾A或非B,則AB與非A或非B構成一種等價關系。題及假言命題,同時是話的問題,又不可以用一找二繞三回四解解決時候,可以將假言轉換為相容選言的命題形式,此時可以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如下列例題: 【答案】B。解析:題干一共有三句意見,且題干的意思表明是兩假一真,涉及話的時候,一找二繞三回四解,先找矛盾,但是本題的當中沒有構成矛盾關系的,因此無法用矛盾解決。而題干又涉及到假言命題的問題,此時可以用假言與相容選言之間的等價關系。則可以把題干①鄭非周;②非周鄭;③鄭;這分別為:①非鄭或非周;②周或鄭;③鄭。此時需要用假設決此類問題了。假設鄭去,若周去,則①假②真③真;若周不去,則①真②真③真;假設鄭不去,若周去,則①真②真③假;若周不去,則①真②假③假。故滿足題意的兩假一真的只有鄭不去,周不去的情況,故,本題選擇B。 【答案】D。解析:題干中一共有張、王、李三個人的意見,因為本題的題干較為復雜,首先可以將題干的意思為較為簡單的形式。a=甲班所有學生愛學英語。b=乙班有的學生不愛學英語。則題干的可以簡化為:①ab;②非a且非b;③a或者非b。同時,將題干的問法轉為只有一假時,下列哪項能必然推出即題干表明兩真一假時,選項中的正確的是哪一項。涉及話的時候,方法是一找二繞三回四解,先找矛盾,但是本題的當中沒有構成矛盾關系的,因此無法用矛盾解決。而題干又涉及到假言命題的問題,此時可以用假言與相容選言之間的等價關系。故先將題干的第一句假言命題為相容選言的形式,則三句分別為①非a或b;②非a且非b;③a或者非b。此時需要用假設法。假設a成立,若b成立,則①真②假③真;若b不成立,則①假②假③真。假設a不成立,若b成立,則①真②假③假;若b不成立,則①真②真③真;此時符合題意的只有a不成立且b不成立。故符合題干意思的只有D。故選D。 由上述的兩個例題我們可以看出此類問題的解決辦法。當題及假言命題,同時是話的問題,又不可以用一找二繞三回四解解決時候,可以將假言命題轉換為相容選言命題的形式,此時可以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解決此類問題,需要大家能熟練掌握話的解題方法以及聯言命題、選言命題和假言命題的相關推理規則,只有這樣才能靈活應對各種話的題目。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