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3月27日新專電(記者帥才)很多愛美的女士為了美白護膚、快速祛斑,不惜一擲千金求“一白”,可是事與愿違的是美容不當反而導致重金屬中毒。記者日前從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科獲悉,近期該院收治了不少因使用含汞的美容產品導致中毒的病人。專家指出,目前美容市場門檻低,技術參差不齊,競爭混亂,面臨技術、安全、誠信方面的,亟待進行市場規范,探索建立化妝品行業、美容行業的“”制度。 (小標題)祛斑不成反而中毒 美容產品竟是汞化合物 湖南長沙35歲的黃女士近期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失眠等癥狀,到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科檢查后發現,黃女士系汞中毒。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科主任醫師賴燕告訴記者,黃女士因為臉上長斑,在不正規的美容院購買了美白祛斑產品,使用了4個半月,臉上斑是消退了不少,但身體也出現了不良反應。 黃女士使用的三無“祛斑霜”,最后被專家鑒定為汞化合物。賴燕說,汞化合物為“黑色素細胞的毒藥”,它能黑色素細胞讓皮膚變白。但汞易損傷人體神經,給人體帶來極大危害。 “近期科室收治了不少像黃女士這樣的中毒患者,都有使用含有重金屬化合物產品的經歷。”賴燕說。 (小標題)“三罪”步步驚心:激素美容、重金屬化合物、“掛羊頭賣狗肉”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美容護膚行業由于準入門檻低、缺乏監管等原因,出現了種種亂象: ——亂象一:為了讓消費者快速美白,采取激素美容,害你的皮膚沒商量。一些消費者告訴記者,用了一些“三無”護膚產品、美白產品、祛斑產品,面部出現發紅、干燥、脫皮現象,一旦停止使用就覺得瘙癢難耐、發燙腫脹。 賴燕說,這是因為一些美容淡斑護膚品中加入了含糖皮質激素藥物,對消費者的皮膚造成了危害。激素美容容易消費者,因為產品剛開始使用時的確效果好,皮膚開始變得光滑,然而時間一長會出現發紅、干燥、脫皮現象,經常覺得很癢。一旦停用,就更加難受,有時候半夜會被癢醒,最終導致患者得了激素依賴性皮炎。 ——亂象二:重金屬嚴重超標。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為了追求快速美白、快速祛斑,相信一些美容院營銷人員的“”,不惜高價購買所謂的“特效白”、號稱七天美白的產品,竟不知這些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皮膚越用越薄,最終導致慢性中毒。 ——亂象三:家庭式作坊生產的美容產品冒充“大牌”,實屬“掛羊頭賣狗肉”,消費者。 長沙一位美容產品推銷員劉女士告訴記者,我們代理的產品是由一些家庭作坊生產,制作后會連同一些牌子、標簽一起賣給我們,我們再推銷給美容院,需要帖什么樣的名牌都可以,需要帖什么價格的標簽隨時可以打出來。 “美容院是靠賣產品掙錢,越是推薦得多的產品,利潤就越高。一般進1萬元的貨,廠家至少打五折,進貨多一點還可以打一至三折。”一位曾經在廣東開過美容院的黃女士告訴記者。 (小標題)應規范美容護膚行業 “”制度亟待建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主任付教授認為,大多數美容行業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醫學專業培訓,很多美容院護膚品中,如祛斑、保濕、祛痘等,加入了糖皮質激素,會導致消費者損容甚至毀容。 賴燕提醒,目前醫學上90%的皮膚問題由保養不當造成,消費者要正確使用化妝品,避免使用含汞、鉛、砷等重金屬超標的產品,不要抱有美白祛斑“立竿見影”的錯誤認識,美容院的夸大宣傳。 專家,應加強對大眾的健康教育與科學護膚;規范美容行業市場,提高美容院的準入門檻,加強對美容機構從業人員的健康教育,提高美容師的專業素質;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廣泛吸納社會監督意見,探索在化妝品、美容領域建立“”制度,一旦發生情節嚴重的美容產品、化妝品安全事件,構成犯罪的相關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未構成犯為的相關美容機構責任人與從業人員應被列入,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從事美容領域的工作。 文章來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臺出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