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提供技術、裝備和服務的產業。為加快這一產業發展,市圍繞其政策屬性和跨產業屬性,不斷完善政策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技術創新,目前,已形成以高效節能電動機、低排放燃氣發動機及再制造柴油機、LED照明產品和污染治理等節能環保設備為主導,以城鄉生活垃圾生態化利用等技術為引領,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環保服務快速發展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全市節能環保企業發展到79家,有6家列入山東環保企業100強,節能環保產業正成為我市新興支柱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提供技術、裝備和服務的產業。為加快這一產業發展,市圍繞其政策屬性和跨產業屬性,不斷完善政策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技術創新,目前,已形成以高效節能電動機、低排放燃氣發動機及再制造柴油機、LED照明產品和污染治理等節能環保設備為主導,以城鄉生活垃圾生態化利用等技術為引領,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環保服務快速發展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全市節能環保企業發展到79家,有6家列入山東環保企業100強,節能環保產業正成為我市新興支柱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具有公益性強、產業面廣、產業鏈長、產業關聯度大、工程化應用特點突出、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對區域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市節能企業和產品主要有以開元電機、孚日機電為主的高效節能電機,以金絲達為代表的生活垃圾生態化利用設備,以青能動力、雷諾特為龍頭的高效汽輪機,以金昊三揚、藍天環保等企業為龍頭的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裝備,有濰柴動力公司、威能電源等資源循環利用的產品。預計到2020年,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突破100億元。 為推進產業發展,我市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市產業主管部門準確把握“互聯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全局和方向,對全領域要素進行統籌考慮,科學系統規劃,構建起全市“互聯網+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服務平臺,5家企業開展試點工作。加快推廣生產智能化,計劃到2020年建成1-2個要素集聚、政策創新、產業集中度高的國內領先的“互聯網+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區,培育一批節能環保產業互聯網技術研究中心,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為擴大產業集聚規模,市積極推動優勢企業快速提升,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拓寬產業領域,提高產業層次。按照“一主多副”的園區布局,依托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集聚區,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節能環保產業園已形成以國建高創、雷諾特動力、綠特空調等節能設備產業,以泰北環保、愛普環保等為主的環保設備制造產業,以大洋泊車、銀河泊車等為主的智能泊車產業鏈,園區內組建了節能環保產業服務聯盟。諸城節能環保產業以開元公司高效節能電動機和金昊三揚、貝特爾的固液分離、污水處理環保裝備以及宏基工貿新型保溫建材為特色,發展節能環保企業39家。高密節能環保產業,以豪邁科技高效換熱器、恒濤節能環保為特色的鍋爐設備和藍天環保污水換熱設備還有節能服務為特色,發展起節能環保企業23家。 市積極支持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設創新載體。圍繞節能環保產業的科技研發、合作交流、市場營銷和項目融資,打造國際技術交流平臺、國內領先園區和孵化器的交流合作平臺、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融資平臺。利用上級財政扶持和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我市鋼鐵、化工和建材等行業,由高能耗、高污染向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的轉變。特鋼利用水渣等冶煉廢棄物和余熱資源,生產水泥、高檔保溫材料等產品,金寶集團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建筑材料,中材集團、光大國際等企業也在我市投資布局,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正穩步推進,為產業發展提供較強后備力量,提升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