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xyrhu"></td>
    <p id="xyrhu"></p>

      1. <wbr id="xyrhu"><optgroup id="xyrhu"></optgroup></wbr>
          1. <u id="xyrhu"></u>
          2. RSS訂閱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公司新聞 > 正文

            新聞稿貴在于“短

            作者:habao 來源: 日期:2020-6-20 10:23:17 人氣: 標簽:簡短新聞稿

              對于《中國報》,朋友們并不陌生。它是1955年中央臺創辦的一張老,也是中國界唯一的一張中央級。根據國家黨組會的決定,《中國報》在2003年1月8日更名為《中國影視報》,由中國電影電視集團和中央人民共同主辦,F在,根據總局決定,這張又重新恢復原有名稱《中國報》,由中央人民主辦,擬于2007年1月正式復刊。

              筆者長期從事新聞的采編工作,收到大量通訊員和記者的來稿,發現很多都是洋洋灑灑數千字。似乎不長不足以表達的內容,不長不足以體現通訊員和記者的水平,真正短小精悍,內容充實的新聞實屬少見。

              受版面,電視受時間,一切新聞都要求短與小,但新聞更強調它的“短”。新聞稿只有短小,才能播得快、播得多,聽眾才能聽得清、記得住。

              這是因為,是以聲音為傳輸手段,信號單一,線性。的聲音一播而過,轉瞬即逝,同相比,其內容不便保存,也不能重復收聽。再則,人們收聽時很少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往往是邊做事情邊收聽。聽眾一般是在廚房、臥室、衛生間或汽車里一面干活一面收聽。農村的農民朋友則是帶著收音機在田頭地尾一邊勞動一邊收聽。這些情況就要求新聞稿不能寫長,長了聽眾往往會聽了后邊忘了前面,而短小、精悍的不但便于收聽,還往往會給聽眾留下較深的印象。

              新聞稿要求篇總裁做完留在她身體里幅短,具體就是稿的字數不宜過長,中的新聞就以“短”新聞為主,篇幅一般不超過300字,再長的不宜超過600字。通訊和評論也要比報刊通訊,評論相對短一些。通訊一般要求800~1000字為宜,對某些事件的詳細背景、過程、細節應該比報刊更簡略些。

              我們平常收聽的中央人民的新聞都是短小精悍的。中央的《新聞和摘要》節目,上世紀80年代中末期每次新聞節目平均是25條左右;90年代初期每次節目30條左右;90年代中期40條左右;90年代末期至現在50條左右。30分鐘的節目平均每條消息半分鐘,不到200字。在“短”新聞方面,海南瓊海也曾進行過許多嘗試,F在瓊海每輯新聞10分鐘,10~15條新聞,平均每條不到1分鐘。有些篇幅更短,字數在30字左右,再長不超過100字。實行“短”新聞后,瓊海的新聞可聽性明顯增強,容納的信息量更多了,內容也更豐富了。播音員反映播得順、播得暢,聽眾反映聽得明、記得牢。

              當然,要把新聞稿寫得短小精悍,把一件事在幾百字甚至幾十字以內并非易事。怎樣才能把新聞稿寫得短小精悍呢?依筆者長期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體會,寫稿時要在幾個方面下足功夫。

              一條新聞反映一個事實、說明一個觀點、解決一個問題,切忌面面俱到,貪大求全。如果覺得還有另外內容的東西可寫,就應放在另一篇報道中去介紹,但我們有些人寫稿,就犯了“多主題”的毛病。有些通訊員和記者參加會議后寫稿,每個發言者的講話都洋洋灑灑一大段,結果什么都說不清楚,這不僅使篇幅冗長,而且沖淡了主題。因此,要寫出短小精悍的新聞,作者對主題的深入挖掘,艱苦提煉是重要的。只有突出鮮明集中的主題,方能出新聞中蘊含的內在意義,使新聞迸發出震撼的思想力量。

              平時,我們動筆寫稿時,面對眾多復雜而繁紛的材料,往往不知從何下筆。這時,精心選材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那些與敘述事實或闡明主題關系不大或可有可無的材料,要舍得刪去。要選取那些最物本質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情節、典型場景以及新聞人物的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作為新聞主體。筆者在編輯過程中,發現不少通訊員和記者在選材上還不夠恰當,下的功夫不夠。如一個鎮通訊員寫一個的所長,通篇詳寫他上任后發現了什么問題,采取了什么措施,組織全所學習“”重要思想和有關“”、“條例”等,最后才偶爾寫上幾筆他拒收幾十元、幾百元紅包的事,這就不足以令人信服了!傲疂崱、“奉公”的形象就立不起來。雖然洋洋灑灑數千字,卻顯得空洞無物,淡而無味,流于一般化。在這里,作者選材的功夫就顯得特別重要。這篇通訊應多選擇一些能表現人物的生動感人的細節來寫,反之,那些與關系不大或無關的“發現問題”和“加強學習”等事例可以不寫或少寫。由此可見,精心的選材是寫出短小精悍的稿不可缺少。

              有些人在寫稿時不是認真吃透手頭的材料,而是喜歡照抄工作報告、工作總結或領導的講話稿。一些記者和通訊員常常在中寫“在市委市的直接領導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全體同志的努力下”這樣的八股文,假、大、空。有時則是一條導語就寫了一二頁,看了幾頁還不知道他要表達什么。

              筆者在長期采編工作中,還常?吹筋愃乒ぷ骺偨Y式的稿子,如某某鎮開展扶貧奔小康活動,他們的做法是“一……二……三”;某某鎮之所以取得這些成績,是因為采取了以下措施“一……二……三……”。而談到措施時,第一條幾乎無一例外是領導高度重視,接下來是村民積極性高,舍得投資之類,可謂千稿一面。我們雖不反對拿現成材料寫稿,相反,目前大量的新聞是從現有中來,問題在于:如何使用材料?上述的模式,只能算一種生吞活剝,就地倒賣,沒有加工提煉。

              加工提煉實際上就是一個分析、歸納、的過程。在寫稿時,首先應盡可能地占有材料,然后認真仔細的研讀、揣摩、分析、提煉,弄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具有新聞價值是要表達的重點,哪些沒有新聞價值是可以棄而不用的。也就是說,要抓住“新聞眼”。這樣寫出的新聞稿雖然來自材料,但比材料更集中、更簡潔、更生動,篇幅當然就要比照抄材料短得多了。

              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語言要通俗易懂,一聽即明,盡量不用或少用文言詞或半文半白的詞語。要盡量使用短句,使新聞稿易讀、易聽、易記、節奏感強,從而收到好的收聽效果。要使語言精練,還應少用形容詞和副詞,多用動詞。形容詞和副詞都是句子的附加成份,這些詞一多,句子就必然長,的語言就不精煉。

              新聞界不少同仁認為,新聞稿一方面要求寫得短小精悍,一方面又要求寫得內容充實,二者似乎有矛盾。其實,篇幅短小和空洞無物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要糾正那些認為短新聞沒有份量,體現不出作者水平的錯誤看法,還要正確區分短小精悍與簡單膚淺之間的界限。那些只求篇幅上的長而空洞無物、泛泛而談的是不可取的。只要作者圍繞主題,精心選材,精心寫作,該實出的部分重筆濃墨,該簡練的部分幾筆帶過,是完全可以寫出篇幅既短小精悍而內容又豐富充實的短新聞的。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網址:
            下一篇:沒有資料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招兵買馬 | 意見反饋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FXT
            聲明:本站數據來源于網絡和網友投稿,如果侵犯到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友情贊助:
            国产高清无码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金瓶梅_一区二区三区五级黄色视频_久久精品午夜91无码免费
            <td id="xyrhu"></td>
              <p id="xyrhu"></p>

                1. <wbr id="xyrhu"><optgroup id="xyrhu"></optgroup></wbr>
                    1. <u id="xyrhu"></u>
                    2.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 日本亚洲韩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孕妇精品aⅴ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