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很多貧困群眾的強烈。從省發改委獲悉,在省委、省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截至6月底,省累計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安置167859人,占全省“十三五”搬遷任務的55%,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4098人、占比69.2%。市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按照今年實施計劃安排,今年底前全省“十三五”搬遷建設任務將全面完成。 7月4日一大早,阜平縣大胡卜村韓衛老兩口,鎖上居住了46年的老屋門鎖,即將從山溝里搬到阜平縣龍泉關鎮易地扶貧安置區。 2017年3月,阜平縣決定建設龍泉關鎮易地扶貧安置區,整體搬遷大胡卜村。安置區在鎮所在地,緊鄰382省道,交通方便。 羅 李玉亮攝 低矮的土坯墻、糊著紙的木格窗、漏雨的破房頂……去年10月,雙腿殘疾的楊大姐從淶源縣深山區這樣的破舊房子中搬出,住進了縣城的安置區,平生第一次住上了有暖氣的房子。在距離安置區不到500米的地方,縣里配套建設了產業園區。楊大姐給產業園區的沛福箱包加工廠打工,平生第一次自食其力、打工賺錢。 “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笔芤嬗谝椎胤鲐毎徇w,越來越多像楊大姐一樣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群眾,搬出了窮窩窩,過上了好日子。今年以來,省始終圍繞“兩不愁障”根本目標,緊緊圍繞30.5萬人的搬遷安置任務,履職盡責、主動作為,高效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深入開展。 2017年3月,阜平縣決定建設龍泉關鎮易地扶貧安置區,整體搬遷大胡卜村。安置區在鎮所在地,緊鄰382省道,交通方便。 羅 李玉亮攝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嚴格落實年度實施計劃,逐項優化施工方案,不斷增加施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加快推進。截至6月底,規劃建設的406個集中安置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目前已交付使用336個,其余70個項目均已進入主體施工及以上階段。按照推進計劃,11月底前全省集中安置項目將全部實現搬遷入住。 產業就業統籌落實。加快推進后續扶持政策落實,引導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宜游則游,讓群眾致富有門、脫貧有依托,多渠道增加搬遷群眾收入。認真落實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等9部門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統籌發展扶貧產業,加大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截至6月底,全省規劃建設的594個配套產業園區或項目,已建成426個!笆濉逼陂g搬遷貧困人口135882人,已全部落實后續幫扶舉措。 2017年3月,阜平縣決定建設龍泉關鎮易地扶貧安置區,整體搬遷大胡卜村。安置區在鎮所在地,緊鄰382省道,交通方便。 羅 李玉亮攝 配套服務同步實施。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短什么建什么”的要求,同步規劃、不斷完善水電氣訊等基礎配套設施,健全學校、幼兒園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提高安置區承載能力,為搬遷群眾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截至6月底,共建設安置區道644.71公里,鋪設飲水管網536.73公里,架設通信線所、活動室42個、其他設施90個。 拆舊復墾收益。在詳細梳理項目用地性質、加快辦理土地手續的基礎上,各地耐心細致做好群眾工作,一戶不落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制定完善拆舊復墾激勵政策,統籌開展舊房拆除、土地復墾、增減掛鉤等工作,推動復墾復綠,避免“人走屋留、兩頭占”情況發生。截至6月底,規劃建設的406個集中安置項目,在國有建設用地上實施的有71個項目,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實施的有330個項目,暫未確定或同時具有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性質的有5個項目。全省共簽訂舊房拆除協議85848戶,已拆除住房23696套;省批復土地20162畝,復墾及修復5337.3畝。沽源縣土地增減掛鉤指標交易47215.3萬元,在全省率先實現零的突破。 搬遷資金銜接有序。把握政策界限,強化資金保障,全面落實融資方式調整要求,督促各縣及時退還應還銀行貸款資金,財政部門統籌安排債券予以保障,全力支持工程建設。截至6月底,省級累計撥付各縣85.3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9.1億元,省投融資主體撥付76.2億元。各縣累計支出70.2億元,支出率為82.3%,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支出率為62.7%。(記者潘文靜 實習生張嘉儀) 截至6月底,省累計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安置167859人,占全省“十三五”搬遷任務的55%,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4098人、占比69.2%。市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周公解夢 死人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