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查詢表 2018年12月22日,“20載移有為,新時代5動北疆”移動與華為公司合作20周年暨移動5G應用展望會在呼和浩特召開。自治區人民副張韶春,自治區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自治區人民辦公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等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部分盟市主管領導,中國移動公司總經理楊躍輝、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地區部副總裁董明,以及電力、銀行、能源、保險等各合作單位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大會受到社會各屆高度關注,參會人數近300人。 1998年7月,第一個國產移動通信2G基站實驗網在伊克昭盟成功開通,揭開了移動與華為公司合作的序幕。時至今日,雙方合作已20周年,共同經歷了2G、3G和4G時代,為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助力自治區經濟的騰飛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自治區人民辦公廳巡視員曹曉斌在講話中指出,長期以來,移動緊密圍繞自治區黨委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不斷加強信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積極開展網絡扶貧攻堅、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以及在做好網絡及信息安全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積極響應了國家要求,主動了社會,充分擔負起了國有電信企業的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推動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貢獻。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付旋局長在講線年來,我區移動通信完成了由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由小容量到大容量、由窄帶到寬帶的根本性換代。在這跨越發展過程中,移動公司和華為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移動公司不斷采用先進技術,提升網絡質量,實現有效覆蓋,并積極拓展云計算、互聯網和大數據等領域應用,實施了一批典型應用項目,為產業數字化發展作出了貢獻。華為公司作為優秀的民族企業,不斷深化與移動公司合作,積極參與自治區信息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為自治區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面對未來,希望通信企業要從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中產業變革新趨勢、搶抓5G發展新機遇、努力實現網絡強國建設新突破。2018年12月15日,由移動與華為合作的全區首個5G網絡試驗站在呼和浩特正式開通。該5G基站采用華為設備,頻率帶寬高達100MHz,可最大化利用現有4G網絡的站址,完成4G與5G站點的同覆蓋。據悉,中國移動已經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本次移動5G首站的開通,標志著移動5G技術的試驗測試搭建及5G業務應用示范進入了新的階段。據了解,5G網絡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性。5G網絡每平方公里可連接的設備數量超過100萬,且在傳輸延時上有巨大的技術突破,能成功做到“毫秒級的延時”。它將大大加速各類智能技術新應用的落地,移動通信發展的新時代,促成一種全移動、全連接社會的構建。 移動總經理楊躍輝在講話中表示,技術無止境,創新引未來。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到5G引領,中國移動不斷深化“大連接”戰略,助力網絡強國建設。3G時代,我們推出自主研發標準TD-SCDMA,實現了從“無芯”到“有芯”的突破,并被列為國際標準之一。4G時代,我們建成了全區最大4G精品網絡,4G用戶超過1200萬。積極落實自治區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行動,提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服務能力。4G方興未艾,5G已撲面而來。中國移動在5G技術創新和標準上實現全面引領,在全球運營商里處于首位。移動未來將進一步擴大5G業務試驗站規模,以此為契機夯實“客戶為根、服務為本”的發展,深化公司“大連接”戰略落實,繼續發揮4G領先優勢,整合5G產業鏈相關資源,加快遠程醫療、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畜牧等方面的5G應用落地,培養5G新生態,充分展示“信息隨心至,觸手及”的5G時代特色,不斷為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業務體驗。 為進一步推動產業落地,本次會議進行了移動與華為成立行業應用聯合創意展示中心揭牌以及六大簽約儀式。簽約內容分別是自治區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與移動、華為關于信息化戰略合作簽約,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與移動、華為關于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簽約,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與移動、華為關于信息化戰略合作簽約,移動與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為關于信息化轉型戰略合作簽約,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移動戰略合作簽約,移動與華為面向未來兩年戰略合作簽約。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的到來,不僅僅會帶來更高速的網絡,還會對社會管理、工業自動化、智能交通、智慧家庭等各個方面帶來性的改變。面對5G發展和產業變革進程加快的新趨勢,移動將以更的姿態,順勢而為、因時而動,繼續深化推進“大連接”戰略落地,進一步挖掘4G發展空間,加快5G發展步伐,攜手產業伙伴促進數字化創新,為自治區的經濟轉型和民生發展注入新動力310328基金吧)。 本文由來源于財鼎國際(www.hengpunai.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