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人身體的一些小問題,我差不多自己都能處理了,朋友或者家人去醫院看個病,也會咨詢一下我去哪個醫院,掛哪個專家的號,他們經常開玩笑的說,你一個空乘服務現在成了半個醫生,這樣的轉變都源自于我現在不長時間的工作積累,久病成良醫嘛,聽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進入移動醫療行業也是偶然,我的上一份工作是一名南航空乘人員,有人說我天生一張笑臉,喜歡幫助別人。可能也跟以前的工作相關,幫助別人,哪怕是一句謝謝,都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 我想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家人,面對再次擇業的理由,張寧這樣回答。事實上在南航的時候自己也接受過一些基礎的醫療護理工作,也應對過幾個突發事件,但和面對真正的患者那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移動互聯網對現在醫療的改變在近兩年尤為的明顯,我在安好時代主要負責的是安好家庭醫生產品的用戶關系管理,我們處理的主要是產品功能咨詢、做用戶與醫療團隊的聯絡及日常關系,除了對自己的產品功能有足夠專業的了解之外,對待用戶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依稀記得我到安好的第二天,就參與了一場線下義診的活動,當時到場的是向紅丁教授,協和醫院專家、中華糖尿病協會的會長,在糖尿病領域是國內最權威人了,記得當時我們家有個親戚得了糖尿病來看病還求我幫忙去協和掛號,那會是凌晨4點多,我到醫院去排隊普通號肯定是沒有的不說,就連專家特需號300塊錢一個都很難搶,那會是一個姓李的副主任醫師,像向紅丁主任得提前半年預約。 那會我還不太懂,一直覺得糖尿病自己注意注意就可以了,少吃點糖,但事實卻遠非如此,看到了很多患者的并發癥,那種感覺是難以言喻的,同時,我也為他們感到,當糖尿病已經發展到爛足不能行走的程度,后期的康復治療是很痛苦的。 但做為一個普通患者不要說是外地的,哪怕是本地的想要和專家進行聯系在現有的醫療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為什么安好在大力提倡發展醫療互聯網化和信息化的原因,像向紅丁這樣的專家,近80歲的高齡,還在四處奔走懸壺濟世,但即便是這樣身體也是吃不消的,安好家庭醫生所提倡的就是用新技術、新手段讓專家們可以通過遠程系統,去幫助基層醫生,讓他們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點我是感同。 有很多患者通過安好預約專家咨詢,最后通過安好的家庭醫生進行日常的健康管理,醫患關系和諧了,就醫過程也變得不一樣。 當然也正是因為中國積怨已久的醫患矛盾,才產生了一些不和諧,無論是醫鬧還是對醫生的一些負面評價,但我看到的一面真不是這樣,真正的專家他們無論是醫德還是醫術上,都大大改變了我對此的認識。 近期受到不少關注的醫療咨詢公司專門為醫院做“網絡醫托”,用微信、QQ等軟件為醫院“招攬患者”,不少患者深受其害,甚至記者采訪咨詢公司的員工,員工自己都承認:“我們根本就不是醫生,病人被我們忽悠就診,任由醫院掏空腰包。”生病住院本來就是費錢費力的事,遇到這種事更加增加了患者的負擔。其實這也代表了絕大多數產生在外地就醫的問題。 以這樣聚集了中國幾乎80%以上各領域的醫療專家、醫院為例,大大小小打著權威專家旗號的民營醫院、專科醫院、門診等多達6000多家,而每天來就診的患者多達70多萬,這些患者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他們不僅缺乏對醫療的基本認知,也缺乏互聯網信息的辨別能力。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我就處理過很多患者對這方面的咨詢問題,有時候看到他們我也感到很,尤其是他們跟我述說過往的經歷。 現在的用戶群體基本都是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用戶或者咨詢問診的患者,大部分人因為對病理知識及醫學常識知之甚少,面對疾病時茫然焦慮,我們在負責疏導用戶的心理的同時,將醫療團隊的專業提供給用戶,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他們管理健康。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以前是去不同地方,遇見不同的人,體會不一樣的風景,現在的工作讓我又找回了這種感覺。雖然隔著電話,依然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上周就有一位西安的王阿姨近七十歲了,電話接通張口就說讓我幫她,王阿姨是西安郊縣的,也不會說普通話,不過聽到這么熟悉的家鄉話讓我覺得很親切,很耐心地幫她解決疑問。王阿姨是幫老伴咨詢的,前前后后打了好幾次電話,對于她的事也逐漸了解起來,阿姨家里有三個孩子,都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家里就她跟老伴兩個人,前幾年老伴查出來糖尿病,前前后后去西安的醫院也看過好幾次,平時就按醫生的囑托吃一些常用藥。生病了就得治,可這種“富貴病”我們看不起,也不能天天往醫院跑,花銷太大了,我們承擔不起,最近老伴常常會覺得視力模糊,想問一問專家醫生,是不是跟這病有關系。我將她描述的癥狀及相關信息記錄下來,轉給醫療團隊的周婭醫生,周醫生很快跟王阿姨取得了聯系,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了,并幫忙預約了陜西省人民醫院李小鳳主任醫師的專家號,王阿姨打了好多電話感謝我,“其實我也就是試試,看能不能得到幫助,沒想到你們這么用心的幫助我們”。幫助別人是我的工作,可收獲到的故事與才是真正讓我覺得有價值的。 進入這個行業,了解這份工作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移動醫療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以前一聽說上網問診看病,自己從心里就覺得不靠譜,進入安好,了解行業之后才覺并非如此。我們團隊的醫生有的醫學博士,解放軍第305醫院的科室,從業四五十年的老專家,這些醫生不僅醫術好,他們對醫學的和對患者的尊重真正讓用戶感受到專業的醫療態度,對于每一位患者的問題,他們都用自己的專業提供幫助,了很多像我這樣的門外漢對于在線問診的疑慮。同時,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做醫生的品質,都是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收獲。 現在的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可伴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很多人生了病也沒時間及時就醫,就像我以前空姐的工作,很多辦公室的白領,一些頭疼腦熱的也就自己扛一扛,實在扛不住了再去醫院,很多小病拖成大病,耽誤了治療時間。再說去一次醫院的成本也不低,費時費力,花銷還大,現在移動醫療推出的在線問診及掛號業務針對更多像這類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案,身體出了狀況隨時在線都能咨詢到專家醫生。像我們推出的免費簽約家庭醫生,由身邊離自己最近的專業醫生管理自己的健康,也是這個行業發展帶給我們的。 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在拼服務,移動醫療也是,在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的同時,也為我們這些有服務等相關經驗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不長的就業時間,對工作和行業的了解逐漸加深,對于更多的專業知識,還有很多需要充電學習。以前那些對這個行業一知半解的誤會也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了解釋,互聯網醫療改變了我的生活,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移動醫療帶來的便捷,除非親身接觸了相關工作,否則互聯網醫療永遠是我們腦海的一個概念。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