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大力偉大的抗戰,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2015年8月3日—7日,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自治區網信辦、網絡文化協會共同開展“2015網絡紅色故土行—亮麗”活動。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戰爭勝利70周年。78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發動“七七事變”,對中國開始了全面入侵。也正是從這天開始,我民奮起反擊,進行了長達8年的全面抗戰,最終取得偉大勝利。[詳細] 自治區位于中華人民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經緯度西起東經97°12′,東至東經126°04′,橫跨經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 700公里;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2.3%,居全國第3位。東、南、西依次與、、遼寧、、山西、陜西、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 221公里。[詳細] 煤炭資源豐富,圍繞煤炭加工利用開發出的專利技術已經有100多項,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國家五大示范工程都已經在落戶。當下,煤化工正在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一個個凝結著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現代煤化工項目正破繭而出,百舸爭流般推動著全區煤化工產業在新型煤化工的道上提速。[詳細] “糧食是頭等大事,也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掉以輕心!弊灾螀^農牧業廳廳長郭健說。新常態下,做好“地”的文章,最關鍵的是穩定糧食生產綜合能力。過去的10年,糧食生產的弧線始終上揚。2014年,在部分地區旱災嚴重的情況下,實現了我區歷史上的第二個高產年,糧食總產達到550.6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詳細] 新常態下,如何調整畜牧業結構、把握畜牧業發展速度?怎樣提升畜牧業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圍繞著“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肉、減畜不減收”的目標,一場新的變革在我區悄然揭幕。數據顯示,到2014年,我區畜牧業產值在大農業中的比重已占“半壁江山”。2014牧業年度,我區牲畜存欄連續10年穩定在1億頭只以上。羊存欄首次突破1億只大關,羊肉產量達到93.3萬噸,存欄和羊肉產量均居全國首位;草原建設總規模連續6年穩定在5000萬畝以上。[詳細] “十個全覆蓋”讓的城鄉差距越來越小了。走進鄉村、深入牧區,農牧民發自內心的喜悅感染著記者:“‘十個全覆蓋’工程好 啊,為老百姓實實在在辦了好事!痹捴械膬蓚“好”字,蘊含著農村牧區發生的巨大變化:嘎查村一改過去殘墻破房、臟亂泥濘的景象,基礎設施迅速改善,公共 服務顯著提升,面貌煥然一新,一大批產業化項目落地實施,農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顯加快。[詳細] 自治區,祖國的正北方。茫茫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伴著酒酣歌美舞翩躚的豪情,經歷了社會的發展變遷,了民族的融合進步,也印下了鮮紅的抗日足跡。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回望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我們梳理出了這篇熱土上的那些紅色印記,向抗戰官兵和抗戰英烈致敬![詳細] 西遼河兩岸土質肥沃、水草肥美,蒙古族率先開發建設了這一地區。在清初,清廷嚴禁漢民進入蒙地,違者處以死刑。從光緒十年(1830)年開始,漢民有少量涌入。到初年,東北軍閥看重這里的資源,極力想占有這片土地;蒙古王公為了滿足揮霍的生活,瘋狂賣地。[詳細]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使承平寧地區盡快發展成較為鞏固的抗日根據地,擴大冀東戰略回旋區,冀東區黨分委和軍分區曾幾次派主力部隊北越長城,深入到偽滿洲國的熱河境內活動。1938年下半年,在八軍宋(時輪)鄧(華)支隊挺進冀東、冀東黨組織發動農民以后,逐步開辟了冀東抗日根據地。1940年9月,冀東2支隊3總隊大隊周等人根據冀東區委,組建了北(至古北口鐵以北)工作組,李青山任組長,深入承(德)平(泉)寧(城)地區活動。[詳細] 自治區北與蒙古、俄羅斯等國家接壤,有著很長的邊境線。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安定團結,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的正確領導,尤其得益于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正確的政策。黨對的民族政策是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有著和其他民族政策的共性基礎,更有著獨特的特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