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簡稱華南,是我國七大地級行政區劃之一,是我國最南部的地區,區域范圍包含廣東、廣西、海南與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作為我國最南部區域,華南地區地跨熱帶季風氣候和帶季風氣候區,多數地方年降水量在1400到2000毫米之間,是一個高溫多雨、四季常綠的地方,是我國熱量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而華南地區丘陵廣布,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更是有我國第二大河珠江沿地勢一奔襲而下匯入中國南海,結合充沛的降雨和地勢地貌,華南地區尤其是廣西省水資源豐富,非常適合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不僅能提高防洪標準,還能開發水能資源,發展地方經濟。 飛來峽水庫,總庫容19.04億立方米,是廣東第3大水庫、華南地區第10大水庫,為珠江流域北江干流上的大(1)型水庫。 飛來峽水庫位于廣東省清遠市,因修建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1994年,1999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航運、發電、改善生態等功能的水利工程,也是北江流域綜合治理的關鍵工程。 北江水道自古以來就是南來北往的重要通道,但是這條古津要道水患頻發,是兩岸尤其是下游人民的之患,特別是1982年和1994年北江中下游地區發生的特大洪水,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為治理北江流域水患,提高廣州市和北江下游三角洲防洪標準,水利部珠江委選定飛來峽修建綜合性水利工程,建成后的飛來峽水利樞紐成為控制北江洪水的關鍵工程,與北江大堤聯合調度,將防洪標準從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從而根治廣東的之患。 楓樹壩水庫,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是廣東第二大水庫、華南地區第9大水庫,為珠江流域東江上游的大(1)型水庫。 楓樹壩水庫位于河源市龍川縣,興建于1970年,1973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為主,兼顧發電、航運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楓樹壩水電站安裝有2臺7.5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目前為廣東省第二大水電站。 松濤水庫,總庫容達33.45億立方米,是海南最大水庫、華南地區第8大水庫,為海南最大河流南渡江上的大(1)型水庫。 松濤水庫大部分庫區位于儋州市,小部分位于白沙黎族自治縣,興建于1958年,因處于建國初期,國民經濟困難,生產工具落后,水庫修建進度十分緩慢,直至1970年才基本完成建設,工程耗時不可謂不長,是一座集灌溉、防洪、供水、發電等功能的水利工程,為海南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當時的全國十大水庫之一。 松濤水庫的建成,最重要的是解決瓊北地區農業灌溉問題,使瓊西北120萬畝荒地變成沃野良田,變成熱帶作植,被譽為“開發海南的第一把金鑰匙”;其次是為瓊北地區400多萬人口提供生產生活保障用水,被譽為瓊北地區的“生命之源”。 巖灘水庫,總庫容為33.5億立方米,是廣西第6大水庫、華南地區第7大水庫,是珠江流域紅水河上的大(1)型水庫。 巖灘水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和巴馬瑤族自治縣之間,因修建巖灘水電站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1985年,1992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航運功能的水利工程。 巖灘水電站安裝有4臺30.25萬千瓦和2臺3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1萬千瓦,是廣西省第一座總裝機容量超百萬千瓦的水電站,目前為廣西省第二大水電站;其攔河大壩壩高110米,是全國首個壩高超百米的碾壓混凝土大壩。 大藤峽水庫,水庫總庫容34.79億立方米,是廣西第5大水庫、華南地區第6大水庫,是珠江流域黔江上大(1)型水庫。 大藤峽水庫位壩址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代管的桂平市南木鎮,因修建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2015年,2020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防洪、航運、發電和水資源配置為主,兼顧灌溉、生態等功能的水利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項目,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 與下游的長洲水利樞一樣,大藤峽船閘于2020年投運之后,極大提升了西江上游黔江的通航能力,讓西江船舶的通航能力從300噸級提升至3000噸級,成為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咽喉”,讓千噸級別的船只可以從廣州逆流而上抵達柳州。 大藤峽水利樞紐計劃安裝8臺2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160萬千瓦,預計今年年內全部機組投入發電,年均發電量可達60.55億度。 長洲水庫,水庫總庫容為56億立方米,是廣西第4大水庫、華南地區第5大水庫,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上的大(1)型水庫。 長洲水庫壩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上游12公里處,因修建長洲水利樞紐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2003年,2007年建成啟用,是一座以發電和航運為主,兼有防洪灌溉、養殖、供水、旅游等功能的水利工程。長洲水利樞紐壩軸線橫跨三江兩島,其攔河大壩總長3521米,被稱為西江“葛洲壩”,據說是目前我國最長的壩,比2600米的葛洲壩和2335米的三峽大壩還要長,不知是否準確。 長洲水利樞紐扼守西江干流“黃金水道”咽喉處,是上游地區貨物運送到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的必經之。2007年一二線船閘實現雙線通航后,極大刺激了西江干流水運需求,水貨運量快速增長,使得一二線船閘投入通航后不久,就出現了“腸梗阻”現象,集中待閘船舶數量一度維持在千余艘左右,讓一二線萬噸的年設計通過能力立馬捉襟見肘;為進一步提升通航能力,三四線年雙線投入通航,讓長洲樞紐一船閘整體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提升至1.36億噸,船舶過閘效率得到明顯提高,進一步暢通了西江水運大動脈,2018年船閘過貨量首破億噸,2020-2022年更是連續3年突破1.5億噸,成為中國天然河流過貨量最大的船閘。 百色水庫,水庫總庫容為56.6億立方米,是廣西第3大水庫、華南地區第4大水庫,是珠江流域右江上的大(1)型水庫。 百色水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境內,因修建百色水利樞紐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2001年,2005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灌溉、航運、供水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該水庫攔河壩位于百色市上游20公里處,是一座壩形非常少見的壩體,從高空看像是一個巨大的“V”字形,如此特殊造型主要因其復雜的地質構造造成的。 右江是條落差大、水流急、季節分明的河流,每當汛期來臨,極易引發洪害,尤其是2001年汛期期間,在強臺風的影響下,右江沿岸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對百色市的經濟社會帶來極大的損害。為徹底根治右江洪澇災害,同年10月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建,6年后工程竣工正式啟用,懸在右江沿岸群眾頭頂的“禍水”終于成為“安瀾之水”。 天生橋水庫,總庫容達102.6億立方米,是廣西第2大水庫、華南地區第3大水庫,是珠江流域南盤江上的大(1)型水庫。 天生橋水庫是廣西、貴州和云南三省交界處的跨省水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天生橋鎮與貴州省萬峰湖鎮交界的南盤江峽谷處,因壩址離天生橋鎮中心近得名天生橋水庫,有人會說這種跨界的水庫不能完全算入廣西水庫范圍進行統計,不過該水庫庫區過半范圍位于廣西地域內,貴州和云南共享另一半的水庫范圍,按一半算,廣西部分也能有個50億立方米,也是個不小的庫容量! 該水庫因修建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攔河筑壩而成,興建于1991年,1997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是“西電東送”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安裝有4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與其下游7公里的天生橋二級電站組成天生橋水電站,總裝機規?蛇_252萬千瓦。 因攔河筑壩形成的水庫兩岸峰林林立,天生橋水庫又被稱為萬峰湖,為推動旅游發展,貴州甚至將天生橋鎮湖對面的永和鎮更名為萬峰湖鎮。萬峰湖風景享有 “ 萬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畫卷 ” 之美譽,因所處地貌為喀斯特地貌,沿岸峰林、石林、溶洞廣布,頗具桂林山水之韻味,而湖內河灣、島嶼、半島眾多,魚肥水美,是釣魚人的樂園。 新豐江水庫,總庫容138.96億立方米,為廣東境內總庫容最大的水庫、華南地區第2大水庫,是珠江流域東江支流新豐江上的大(1)型水庫。 新豐江水庫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興建于1958年,1959年下閘蓄水,1960年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安裝有4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5.5萬千瓦,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航運、供水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所在水電站是廣東最大的常規水電站。 新豐江水庫界地震學界頗具盛名,因水庫蓄水后小震不斷,且地震隨著水位上升不斷增多,震級不斷增大,顯然與蓄水有關,特別是1962年3月19日發生6.1級地震,成為我國探測到的首例最大水庫地震,也是世界上已發生的4次6級以上水庫地震之一,而這次水庫地震在當時世界地震界引起轟動,許多國家紛紛派專家來新豐江水庫訪問、調查和學習。如今的新豐江水庫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水庫地震區擁有監測研究水庫地震設施最多的水庫,為我國防震減災事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為推動防震減災事業作出過突出貢獻。 作為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擁有秀麗的湖光山色的新豐江水庫憑借著毗鄰珠三角發達地區的優勢,已經發展成為廣東省遠近聞名的風景區,為了旅游發展,當地更是把新豐江水庫更名為“萬綠湖”。不過,與同樣條件相似的浙江省千島湖(新安江水庫)相比,萬綠湖在旅游發展上還需進一步探索。 龍灘水庫,總庫容為162.1億立方米,是珠江流域紅水河上游的大(1)型水庫,為廣西境內總庫容最大的水庫、華南地區最大水庫。 龍灘水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因修建龍灘水電站攔河筑壩蓄水而成,興建于2001年,2006年下閘蓄水,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具防洪、灌溉、航運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龍灘水庫最初規劃總庫容可達273億立方米,分兩期工程進行施工,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總庫容為162.1億立方米;二期工程仍未開工建設,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蓄水位的上升帶來的移民安置和淹沒損失成本過大,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增大。龍灘水庫雖然只完成了一期工程,但在廣西乃至華南地區都是絕對領先的存在,是妥妥的巨無霸型水庫。 龍灘水庫是“西電東送”工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之一,因此是一個有著眾多“技能”傍身的全能型選手:首先它所在的水電站是廣西最大的水電站,規劃安裝9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630萬千瓦,目前已安裝7臺發電機,總裝機容量490萬千瓦;第二,它的攔河大壩壩高達216.5米,建成時為世界最高的碾壓混凝土大壩,在2007年被評為“國際里程碑碾壓混凝土大壩”;第三,它建成時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廠房。華南地區十大水庫出榜!廣東最大水庫進入前三,廣西入榜數量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