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是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的足跡,歡樂的時光,是即使童年遠去,也永遠熠熠發光的珍貴記憶。然而近期記者調查發現,這一傳統的文學形式及藝術形式在當今的孩子們當中并不受追捧,比起兒歌來,流行歌曲似乎傳唱度更高。 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讓優秀兒歌重回孩子的童年?連日來,三秦都市報持續關注這一話題,多位市民來電發表自己的看法與。他們當中,有兒童文學作者,有幼兒教師,也有學生家長。他們的共同心愿,是讓兒歌伴隨孩子們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 3月21日世界兒歌日當天,記者分別到碑林區和雁塔區的兩家幼兒園走訪,調查了解如今孩子們對兒歌的態度及喜好程度。 在位于碑林區樂居場小區旁的一家幼兒園門口,記者采訪了幾個剛剛放學的孩子!澳銈冋l唱歌好聽呀?平時都喜歡唱什么歌?”四五個孩子爭先恐后地扯著嗓子唱了起來,4歲的軒軒唱的是TFboys的《青春手冊》,3歲的涵涵唱的是《小蘋果》,5歲的灝灝居然奶聲奶氣地唱起了前段時間大熱電影里的主題曲《體面》,卻沒有一個孩子唱出耳熟能詳的兒歌,這讓記者頗為吃驚。一位接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特別強,雖然那些流行歌曲家長并不會刻意去教,但孩子們會自己跟著電視和手機學!拔壹液⒆咏衲陝4歲,就說自己喜歡流行歌手王俊凱,愛聽他們的歌。兒歌我看幼兒園老師也教,但是孩子們現在好像都更喜歡流行音樂,平時在家里我們讓他表演個節目,他也是張口就來流行歌!边@位家長說。 在雁塔區明德北的一家幼兒園外,記者直接問孩子們喜不喜歡聽兒歌,幾乎所有孩子都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但問起“更喜歡流行歌還是兒歌”,大多數孩子表示,更喜歡流行歌。 寓教于樂、朗朗上口的兒歌為什么在孩子們中遭到了冷遇?記者采訪了一位從事幼兒教育事業多年的陳姓老師。 陳老師告訴記者,之前也有不少家長問過他們這個問題!安簧偌议L說,我回家咋聽不到我娃唱兒歌,都不知道現在學校里給娃教的兒歌是啥,是不是現在都不教兒歌了?其實我們在學校里還是會教兒歌,但基本上不會再教之前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那些年代久遠的兒歌。說實話,現在的兒歌論經典度,跟以前的有不小差距。”陳老師總結,貼近現代孩子的優秀兒歌太少,是導致兒歌在孩子們當中傳唱度不高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孩子能接觸到的其他藝術形式太多了,不像我們小時候,接觸的東西有限,唱兒歌在某些方面是唯一的消遣,大家都在唱,所以更受歡迎! 至于為什么不再給孩子們教太多之前的經典兒歌,陳老師說,時代在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更貼近當活的東西!艾F在的孩子們更喜歡有時尚元素、流行元素的歌謠,但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兒歌都沒有與時俱進!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貼近時代、貼近孩子的優秀兒歌越來越少呢?省作協會員、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毋東漢認為,主要是現在從事兒歌寫作的作家越來越少。 “至于創作者們為什么越來越少地選擇在這一領域發揮創作,是因為出版兒歌不太容易!蔽銝|漢說,這兩個原因造成了現在市場上的兒歌質量參差不齊,有些不押韻,有些太艱深,大人都看不懂!捌鋵崈焊鑼ι倌陜和囊嫣幷娴姆浅6,有思想教育作用,可以讓他們認識生活增加知識,提高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兒童在朗讀過程中往往按自己思維修改字句,還可以無意中培養其創造、寫作能力。所以現在的局面亟待解決! 談起兒歌的教育價值,兒童文學作家王粉玲認為,兒歌是每個人童年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幼童成長的過程中會對幼兒的語言發展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節奏感明快的兒歌讀起來簡單、有趣,又容易熟記,不僅可以反映出兒童的生活情趣,拓展幼兒的知識面,還可以生活和生產知識,使幼童在兒歌的過程中,體會到語言的不同魅力! 王粉玲說,在電子產品的現代社會,作為一個兒歌創作者,自己期待更多的兒歌作者能創作出更有趣、流傳更久遠的經典兒歌,也期待爸爸媽媽們在空閑的時候多帶孩子去書店轉轉,在書架上了解一下各大少兒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兒歌選集。 “父母平時在家里也可以每天設置半個小時左右的親子閱讀時間,和孩子相擁在一起,朗讀那些充滿趣味的經典兒歌。”同時,王粉玲也向教育機構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幼兒園或者小學的老師們可以每周開設至少一節童謠朗讀課,讓一首首經典兒歌在孩子們的生活里留下美好的童年記憶,讓孩子的童年生活因為兒歌而變得更加快樂和幸福。” 8歲女孩萱萱的家長鄭先生,學校、家庭、社會應多方發力,重視兒歌教育!笆紫,就學校方面而言,應該把音樂課利用起來,多給孩子們教一些適合他們這個年紀的東西。其次,從家長方面而言,不能學習大于天,了孩西野花梨子的娛樂空間,應該多給他們與童謠和兒歌親密接觸的空間。另外,社會應該多多支持并推廣兒歌,讓優秀的兒歌作品能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傳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