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裝修,傳統觀念里看上去這是一個很累人的事情。找個裝修公司或施工隊,斗智斗勇談價格,去建材商城斗智斗勇買建材,再斗智斗勇搞驗收。費用不透明、施工過程不透明、驗收不透明,這是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家裝行業一直存在的問題,直到今天也依舊未完全根除。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論述放在各行業均是正確的,家裝行業也不例外。無論是自上而下的新技術不斷應用到家裝行業,還是自下而上家裝行業自發孕育新技術,都給裝修公司和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在線D呈現、云直播、定制家居、互聯網家裝,隨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名詞在家裝領域出現,在裝修后大倒苦水的業主依舊還有不少,但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享受到了當個“甩手掌柜”卻能收獲優質家裝服務的便利。 大行業小企業,是家裝行業的最大特點之一,萬千家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裝企全國,共同拼出了市場容量高達2萬億的全國大格局。在這種市場現狀下,用戶找不到優秀裝修公司,好裝修公司在魚龍混雜的海量市場中難以觸達自己的精準消費者。該如何另辟蹊徑打造屬于優質裝企的天地,進而推動全行業迭代服務形態和服務質量,讓品質家裝成為消費者觸手可及的產品,是家裝行業發展的必由之。 在7月9日由齊家網主辦的“融合互通探索新邊界”首屆全國家裝產業生態大會上,新技術的應用成為探討的焦點,以期在后疫情的關鍵時期,為家裝企業提供解決經營困局的方案。 無論是小微裝企、還是大型連鎖建材品牌商,只要深度參與了多年的市場經營,都能深刻體會到消費者的需求與行業領域發展滯后之間的矛盾,新技術的落地在推動著家裝行業迅速解決這一矛盾。“新技術”“數字化”“線上化”等詞語成為大會上的高頻詞匯,在探尋“用戶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家裝服務供給端與C端需求之間該如何重塑新服務體系”的過程中,眾多給出的答案是數字化,家裝行業的新技術落地,集中于該如何切實有效地實現行業數字化。 對于企業而言,用戶體驗,才是判斷自身發展健康與否的根本,新技術的應用并不只是為了給企業帶來新流量與新營銷手段,而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裝企在長期經營中一直存在的消費痼疾;對于行業而言,數字化的好處,在于可以提升服務的標準化,真正將服務的質量與標準量化給消費者,大數據的積累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也會在市場實踐中反作用于家裝服務的數字化迭代升級。 在疫情時期,家裝對新技術的渴望更迫切,特別是腰部以下的中小型裝企,面對疫情導致的線下門店流量銳減,傳統獲客渠道不增反降的壓力,整個家裝行業的參與者都開始嘗試接觸新技術,布局線上營銷和新興獲客渠道。 既能幫助用戶縮短決策時間,又能幫助裝企線上觸客、獲客的直播帶貨火了,僅以專注家裝行業的住唄直播為例,成都齊家典尚單天獲得76個訂單,沈陽桓宇裝飾單天獲取74個訂單,曾經不主動、甚至對新技術持無所謂態度的裝企,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在未來數字化時代的定位。 消費者對優質家裝服務的需求無疑常強烈的,但并不愿意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而裝企要在現有條件下要做到讓消費者完全滿意難免會增加成本,所以好的家裝服務、家裝設計和家裝施工受困于現有的技術,難以物美價廉的傳遞給消費者。 數字化、現代化的技術賦能讓這個問題有了解決的可能。在大數據的精準匹配下,最合適的裝企與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彼此。傳統的先量房再設計正在被在線化設計取代,用戶向裝企告知具體地址,軟件后臺即能自動匹配該小區該樓層的戶型圖,并迅速為客戶進行線上的個性化設計。線下溝通修改方案也正在被VR和人工智能技術取代,設計方案不再模板化,并最終以3D數據完整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供應鏈體系的強大讓建材運輸準時準量,云直播帶來的施工過程可追溯,讓價格與施工過程全透明,消費者最終享受到了價格實惠、商品優質、售后兜底的拎包入住。 但是,裝企、品牌商等眾多行業參與者會有很多疑問,因為從實際效果看來,以新技術為盈利突破口并不是一筆好生意,有時會出現投入大量資金、人力之后卻得不到回報甚至是虧損慘重的現象。 這個疑慮確實是存在的,但如果深入來看就可以發現,這些投入其實僅僅是一個開始,并不是有付出就有回報這么簡單,新技術必然是全新的,在與家裝融合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當新技術對家裝行業痼疾的改變達到對比明顯之后,用戶才會去選擇并相信這項新技術,企業與用戶才能通過新的供求關系再度對接。 那些早已出現的新技術在家居行業的普及目前來看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消費者痛點的技術在實現上更受歡迎。真正處于前沿的新技術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比較慢,這些技術帶來的是對生產力進步的促進,新技術,有一定的領先性,有時甚至會領先于用戶的需求而顯得不匹配。 新技術的落地會帶來兩大不同結果,要么能提高用戶體驗,要么能帶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后一種在短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的是虧損,給用戶帶來的只是不方便,但不能就此便去否定價值。 如果僅憑裝企去一項項嘗試新技術落地的可能性,即便頭部裝企也難以承擔如此高昂的各項成本,行業需要一個互通有無的平臺來交流彼此的嘗試結果。 拋開傳統家裝徑來看,無論怎么定義家裝行業的新形態,平臺都成為了行業繞不開的重要角色。而新技術在家裝行業中,無論是跨行業的降維引入,還是源發于行業的逐步普及,家裝平臺開始逐漸成為交匯與交流的舞臺。 客觀講,互聯網家裝平臺并不僅僅是一個流量的提供者,更是一個深度賦能的舞臺,作為用戶的一線裝企,則會成為站在舞臺中央的表演者,家居新技術的施展運用,用戶對新技術效果的體驗反饋,都集中于裝企層面,并通過家裝平臺傳達給泛家居行業的每一個參與者。 以行業內最大的平臺齊家網為例,無論是流量還是技術落地其強大的承載和輻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2019年,齊家網與好萊客聯合創立了定制家居新零售品牌Nola,當定制家居與新零售在齊家網平臺上出現結合,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便迅速凸顯。從首家新零售門店在蘇州開業,不到一年便迅速擴展到幾十個個城市,Nola的迅猛發展有力地佐證了平臺作為舞臺的強大聚焦性。 新技術并非僅僅需要一個搭建好的平臺,將行業所有元素聚集到平臺后就能提升效率,而是需要通過平臺的主動作為,深度介入到了家裝的流程和環節當中,通過對于流程和環節的來提升家裝的效率。 以用戶核心痛點之一的施工為例,不同城市、不同裝企、不同施工隊伍、甚至不同時間段,施工的效率始終是不統一的,施工結果無法做到規范與統一。智能機器人、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也只能優化施工的流程,而當類似齊家保這樣的服務介入后,裝企在施工方面不規范、不標準所引發的痛點開始得到緩慢消除,用戶體驗開始得到提升。 再以設計為例,目前已姓名緣分測試小游戲經有很多公司選擇將設計師與用戶、施工隊伍拉到一個平臺上,三方對接交流,但設計師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設計工具進行設計,那么他們輸出的設計方案很顯然和傳統家裝公司出具的設計方案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消費者在延續著看圖紙這種傳統的體驗。而在齊家網這樣平臺上生長的設計師們,在嫁接在線化設計、大數據乃至虛擬現實的提供商之后,一套全新的設計體系便逐漸誕生了,這樣的過程無疑是有益的。 可以說,只有平臺提供驗證的舞臺,裝企才會“拿來”已有成熟盈利模式的新技術,以新技術為驅動的家裝行業才能匹配消費升級時代的用戶需求,以數字化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技術為驅動的良性發展才能讓家裝行業進入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