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精準扶貧培育富民高效產業 本報民樂訊(通訊員王鵬)民樂縣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貧困片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到2013年的4105元,貧困人口減少4200人,減貧率17.6%,并初步建成一批新型特色產業發展集聚帶。 民樂縣以雙聯行動為依托,從源頭“造血”,確立了“村有一項特色產業、戶有一座種養棚圈、人有一項致富技能”的“三個一”扶貧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富民高效產業。南豐鄉炒面莊村依托鄰近扁都口景區的地緣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增收致富;順化鄉土城村3年來共修建雙孢菇大棚326座,帶動沿山12個村修建食用菌大棚1527座;六壩鎮新民村實施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修建暖棚羊舍104座,發展高效節水作物650畝。目前,全縣55個貧困村整理土地8600畝,流轉土地11萬畝,種植中藥材、馬鈴薯等特色作物18.6萬畝,新建食用菌及果蔬大棚2173座,規模養殖小區50個,帶動規模養殖戶3745戶,輸出務工人員5萬多人。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延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