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濤的丈夫為充分發揮快遞業在穩增長、促、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及降低流通成本、支撐電子商務和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的作用,近日,市辦公室印發了《關于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我市快遞業將如何發展,看看《實施意見》怎么說。 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現代化,將我市建設成為川陜渝區域快遞中心城市,實現三個發展目標。 實現產業規模翻番增長,快遞業務收入、快遞業務量在2017年底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分別達到2.5億元和100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行業收入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13%提升至40%。 實現服務能力的大幅提升,將國內重點城市間互寄時限進一步壓縮,國際快遞服務通達范圍更廣、速度更快,鄉鎮快遞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市內各區縣、鄉鎮(街道)基本實現“縣縣有分撥、鄉鄉設網點”。 實現更加顯著的綜合效益,實現新增就業崗位500個,全市快遞從業人數達3000人,助力“巴中產、巴中造”產品銷往全國乃至全世界,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通道,進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首先,培育壯大快遞企業。培育一批具備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本土快遞企業,培育1家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培育2家—4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培育一批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龍頭型快遞企業。 其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具備集中倉儲、分揀處理、快速集散、統一配送等服務功能的現代化快遞園區,引導快遞企業,分揀處理場地“退城入園”,建設1個市級快遞配送中心(含快遞倉儲、分撥中心)、3個縣級快遞配送中心、100個鄉級快遞配送綜合服務站。 再次,重點完善快遞服務網絡。推進“快遞下鄉”和村郵站建設工程,不斷完善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力爭2019年底基本實現“鄉鄉有快遞”目標。同時,整合郵政、電商、供銷等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合力打造鄉村“電商+快遞”“供銷+快遞”綜合服務網點。推廣定時、定點、定線的農村物流“貨運班線”模式,鼓勵市到縣、縣到鄉客運班車開展客車附搭小件業務,完善城市配送體系,推進快遞冷鏈運輸服務。此外,鼓勵企業或第三方在小區、學校等安裝智能包裹箱,在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快遞超市”,規范“快遞進高校”。 最后,強化行業安全監管,確保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落實到位,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各類安全風險隱患等。 ●通過統一標志、統一編號,規范快遞車輛管理,為快遞專用車輛在城區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便利,解決“最后一公里”通行問題。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支持巴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快遞相關專業,與企業共建快遞人才培養,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和實習實訓。 ●對快遞從業人員參加崗位技能培訓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參加快遞業務就業技能培訓,按落實培訓和鑒定補貼。 ●用人單位應按關法律法規為快遞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確保快遞從業人員依法享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記者 張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