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2018年12月18日,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主辦,海爾凈水產業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凈水行業發展年會暨中國凈水行業技術與創新大會在京召開,大會圍繞凈水行業的技術創新和質量發展進行了探討,旨在形成行業聯動、雙向互濟的局面,共同建設凈水行業質量工作新格局。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專家侯立安從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成效和挑戰、跨界新興技術在凈水行業中的應用概況、創新驅動跨界融合引領水行業新發展的3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他講到,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新興科技發展,聚焦科技前沿,加快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是凈水行業實現創新驅動跨界融合的重要方式;飲用水的安全保障是個系統工程,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水廠,增強新興科技的安全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根據中怡康的統計數據,2012年~2017年,我國凈水行業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4%;市場滲透率2009年每百戶家庭只有3.1%,到2017年每百戶家庭超過16.2%;2012年市場純水機只有25%的占有率,現在達到了81%。 針對2018年凈水市場,中怡康時代研究機構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提出了“下半場、長周期、品質化”3個關鍵詞。左延鵲表示, 凈水行業的發展和大消費級的市場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在房地產下行的時候,作為配套行業之一的凈水行業也面臨著下行的風險和壓力,2019年的凈水市場應該向全屋化方向發展,不再滿足于賣單品,以更好滿足消費者需要。 2018年11月1日,強制性國標《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正式實施,該標準一方面了水效的檢測和計算方法,另一方面將水效分為5級,并設定凈水產水率的紅線%。據調查,反滲透凈水機目前市場銷售量份額已經達到60%,生產企業近4000家,年銷量1000多萬臺,但凈水機平均效率不到20%,預計標準實施后平均提高一倍,達到40%以上。同時,該標準設立節水先進值,可以引領行業水效提升,通過提升產品整體品質達到更高的水效。 與會人士表示,在水效標準以及環保要求、消費升級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凈水行業發展必須走技術創新帶動質量提升的品質化發展新模式。會上,安徽智泓凈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飛虎、佛山市美的清湖凈水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管理主任孫倩等分別分享了“市場引領 創新發展”“一體濾芯技術”“納濾與信息技術在凈水設備上的應用”“反滲透凈水機節水技術創新”等我國凈水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產品。 飲水健康一直是我國有關部門重點關注的重點問題。為此,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單位聯合開展“健康飲水扶貧工程”項目并在大會上啟動,針對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健康問題組織有效渠道,實施公益性健康飲水扶貧工程,通過調研、試點和全面推廣,形成有為、市場有效、優勢互補、關注健康、扶助貧困的健康飲水扶貧新陣地。 做夢夢見掉頭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