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至15日于成都召開的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簡稱AVS工作組)第六十九次會議上,由騰訊和鵬城實驗室聯合提案的M4808 AVS點云編碼技術需求被工作組采納,正式成立點云壓縮專題組。專題組由騰訊音視頻實驗室牽頭,騰訊音視頻實驗室聯合負責人、騰訊杰出科學家劉杉博士、大學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深圳分室負責人李革,大疆創新高級視頻編碼技術工程師鄭蕭楨等諸多業內人士聯合成立,將于后續開展征集點云應用場景的數據集,定義測試方案,開展驗證試驗,收集AVS點云編碼的佐證,以及征集AVS點云編碼提案的工作。 AVS工作組成立于2002年,由信息產業部批準成立,意在打破國際專利對我國音視頻產業發展的制約,滿足我國在信息產業發展的需求,探索自主制定音視頻編解碼標準。自成立以來,AVS標準工作組已完成三代標準的制定,從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再到視頻編碼全方位領先國際標準。如今面向5G、8K等未來時代熱點的AVS工作組,正在眾多頂尖科學家及單位的支持下,逐步進行著在5G+8K產業中領先全球的部署。 此次會議上,與會單位在點云領域共計提出15件標準提案,被采納的提案有兩件,而騰訊音視頻實驗室領銜提出的M4808AVS點云編碼技術需求,是被大會接受的兩項提案之一。 點云技術是一個陌生而又新鮮的名詞,到底什么是點云技術?簡而言之,點云技術是空間中一組無規則分布的、表達三維物體或場景的空間結構及表面屬性的離散點集。通過巨量的點所記錄的三維信息以及色彩、材質等其他信息,從而靈活方便地表達三維物體或場景的空間結構及表面屬性。 事實上,點云技術應用范圍十分廣闊。以數字文化遺產的為例,五千年中國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很多寶貴遺產隨著時間和影響受到損壞。在獲得了點云技術的支持后,使用3D激光掃描、攝像機等捕獲有形文化遺產的點云,便可完成文化遺產的數字建模,實現虛擬導游、虛擬修復、分析管理等應用,可應用于在線博物館中,帶來體驗上的巨大飛躍。 此外,點云技術的應用范圍還包括更為直觀且立體化的地理信息系統、自主系統等。值得一提的是,點云技術視點系統和3D實時沉浸通信中的應用,不僅使用戶能夠獲得視點選擇,帶來沉浸式體驗,而且可以節省服務器存儲空間及服務器到客戶端的傳輸流量。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下的點云技術也面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點云數據量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出計算機硬件處理能力的更新速度,海量推背圖全集點云數據的存儲和傳輸成為制約點云數據應用的瓶頸。由騰訊音視頻實驗室領銜的點云編碼需求與技術討論組所發表的M4808AVS點云編碼技術需求提案,針對海量點云數據提出了壓縮存儲和傳輸技術標準需求,降低點云數據的存儲成本,提高傳輸效率。 本次AVS會議的另一項熱點議題是推動在AVS3平臺上支持屏幕內容編碼。屏幕內容編碼是指由計算機生成的圖標,文字,動畫等非自然視頻內容,是目前視頻領域的重要應用。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共享桌面,遠程教育,游戲等等。與會單位共有12項技術提案,其中與騰訊音視頻實驗室相關的7項。本次會議的突破性是采納了由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及其他合作單位提出的幀內塊匹配預測的屏幕內容編碼解決方案M4859。 在本次會議中,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專家擔任點云編碼需求與技術討論組聯合組長,點云壓縮專題組聯合,互聯網圖像和制作域視頻編碼討論組召集人,點云工作組技術負責人等多個職位。此外,本次會議騰訊共提交10件提案(包含聯合提案),共采納3件騰訊提案:1件騰訊音視頻實驗室提出的點云編碼提案,1件視頻組聯合提案被采納到AVS3第二階段標準文本,1件屏幕內容編碼測試序列提案。 事實上,圍繞音視頻編解碼和其他多流技術,騰訊音視頻實驗有近30項提案被下一代視頻編碼標準VVC/H.266采納,同時,在多個全球互聯網最具權威性的技術標準化組織如IETF、DASH等,擔任重要職位。相信隨著5G的到來,騰訊音視頻實驗室也將為繼續更廣大的用戶群體帶來更卓越的音視頻體驗。
|